記者今天從上海海事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進一步提升滬蘇水上交通動態協同管控能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服務港航經濟高質量發展,釋放長江12.5米深水航道通航效能,加快構建船舶進出長江一體化交通組織工作新格局,上海海事局和江蘇海事局聯合發布《關于滬蘇水域交通組織一體化若干措施的通告》(簡稱《通告》),相關措施將于9月底正式實行。
【資料圖】
上海和江蘇水域自古江海交匯,船流密集,航運繁忙程度、對經濟社會的支撐度、安全風險和監管難度均居全國前列。據海事部門數據顯示,上海吳淞口水域日均船舶流量3300艘次,長江上海段進江蘇段的船舶比例占約60%。近年來,隨著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不斷深入,長三角海事部門持續深化合作,共建海事融合發展新面貌。
《通告》中提出,要實施CAPE型船舶“一程式進出港”,根據“安全優先,保障效率,兼顧公平,協同服務”的原則,持續優化滬蘇水域通航資源配置,深化CAPE型船舶“一程式進出港”管理服務舉措,實現進出長江江蘇段CAPE型船舶“直進直靠、直離直出”,優化各種氣象條件下的保通保暢舉措,優先保障載運糧食、礦石、煤炭等戰略物資船舶,提高船舶通航和碼頭周轉效率。
實施VTS覆蓋水域“一次性船位報告”。繼續在滬蘇VTS覆蓋水域實施“一次性船位報告”便民服務舉措,后續將對實施情況適時開展評估,拓展船舶適用范圍,逐步實現滬蘇VTS覆蓋水域“一次報告,全線暢通”。
實施超尺度船舶的聯動管控。探索試行超尺度船舶安全保障會議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會商機制和電子巡航與現場管控相結合的監控機制,優化內部工作流程,強化信息流轉和監管對接,統一管控標準和要求,進一步提升超尺度船舶的航行安全度。
強化試航船舶信息互通。建立試航船舶聯動管理的會商和監控機制,優化試航船舶作業報備相關工作流程,試行格式統一、標準統一、規則統一的“試航船舶流轉表”,加強試航船舶信息流轉,減輕行政相對人報告負擔,提高試航船舶安全管理水平。
加強水上交通一體化管控聯動。進一步完善惡劣天氣預警預控和交通流一體化管控聯動機制。惡劣氣象來臨前,做好氣象信息及時互通和管控信息實時共享;惡劣氣象發生時,協同做好船舶禁限航管控,強化錨地資源共享共用,避免船舶無序錨泊和大量積壓的現象;惡劣氣象影響過后,實施聯動疏港,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暢通。
上海海事局副局長曹杰介紹,去年5月,上海海事局與江蘇海事局共同簽訂了《滬蘇海事監管服務保障一體化合作協議》,上海、江蘇海事合作如今已經進入到了新的階段,兩地海事部門以生動的海事實踐,在海事監管、交通組織、信息數據、服務保障、信用管理、綠色發展等方面取得累累碩果,共同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交通強國建設。近日《通告》的發布,也是兩地在推進滬蘇一體化的進程中邁出的一大步。
作者:張曉鳴 任亞磊
編輯:占悅
責任編輯:顧一瓊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