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 正文

寧夏加大對濕地保護修復 為過境鳥類提供良好棲息地

2022-01-12 08:19:13    來源:科技日報

從寧夏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寧夏加大對濕地的保護修復,為過境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和繁衍地。據寧夏濕地管理機構、濕地型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工作人員和寧夏觀鳥協會等監測統計,2021年全區過境鳥類已超過百萬只。

全球9條候鳥遷徙路線中有3條經過中國,其中2條經過寧夏。

監測顯示,2021年,過境寧夏遷徙鳥類增多,特別是珍稀候鳥回遷過境數量明顯增多。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數量達100余只,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小天鵝數量達1000余只,灰鶴1萬余只,白琵鷺3000余只,豆雁、灰雁等數量超過2萬余只,集群停留在黃河濕地保護區惠農段過冬,鳥類數量相對往年明顯呈增長趨勢。將近30年未曾一見的中華秋沙鴨再次重現,白頭鶴、鹮嘴鷸、槲鶇等鳥類刷新全區生物多樣性紀錄。

同時,鳥類分布區域擴大,種群數量增多。天鵝、灰鶴、豆雁、灰雁等鳥類以前只限于在某個區域分布,而目前在黃河沿線都有分布。監測顯示,灰鶴集群分布最多的在惠農黃河濕地;大天鵝自2021年10月10日“入境”寧夏,在五市黃河灘涂和濕地公園,出現了千余只,是往年的2—3倍。

監測還顯示,候鳥的停留時間也在增長。大天鵝過境停留時間長達57天,比往年停留時間增長一倍多;青銅峽庫區濕地冬季候鳥居留時間延長,成為寧夏冬季候鳥居留的新熱點。

“寧夏濕地之所以鳥類越來越多,歸功于我們加強了對全區濕地的保護修復,建立濕地型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并加大了管理力度。”寧夏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說。(王迎霞)

相關熱詞搜索: 寧夏 濕地保護 修復 過境鳥類

上一篇:新型奧運版復興號智能動車組 在京張高鐵清河站上線
下一篇:最后一頁

熱點話題

熱點推薦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