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 > 正文

是巨額補貼傷神,還是需要對這款智能硬件進行重新定位?

2019-07-30 17:22:30    來源:搜狐科技

是巨額補貼傷神,還是需要對這款智能硬件進行重新定位?

“智研所”沙龍第6期

本期嘉賓:

科大訊飛OS平臺業務部總經理 林滿佳

標貝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 語音專家李秀林博士

玩秘創始人兼CEO 余軻

“我現在家里有40多個智能家居。”科大訊飛OS平臺業務部總經理林滿佳告訴搜狐科技。即使是作為行業內人士,這個數字仍舊讓人驚訝。

林滿佳的情況背后正是當下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大趨勢——AIoT,其中,智能家居以最先落地的硬件形態進入到普通消費者生活中。“小度,小度”“Hey,Siri”等喚醒詞已經被常常掛在嘴邊。

《IDC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達到1122萬臺,同比增長787.2%。其中阿里巴巴和百度的出貨量均為340萬臺,小米排在第三,出貨量為290萬臺。阿里、百度、小米三家占據了中國智能音箱近86%的出貨量。

智能音箱出貨量暴增,形勢一片大好。然而從數據亦能看出,在這個成長迅猛,看似藍海的賽道里,僅剩下幾個實力寡頭在競爭。

更值得注意的是,幾家大廠紛紛加碼之時,國內最大的智能語音技術廠商科大訊飛在去年的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董事長劉慶峰直言“不再跟進智能音箱賽道”,并指出從來沒把智能音箱作為智能家居入口。

是巨額補貼傷神,還是需要對這款智能硬件進行重新定位?以家居場景為例,語音在智能音箱這個話題點的價值和作用是什么?作為相對成熟的AI技術之一,智能語音是否已經迎來紅利兌現階段?

搜狐科技“智研所”沙龍第6期特邀請到科大訊飛OS平臺業務部總經理林滿佳、標貝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李秀林以及玩秘創始人兼CEO余軻,共同探討智能語音的當下和未來。

智能音箱已是紅海?

在80年代,以數理邏輯為核心的體制瓦解后,人工智能分化出了五大獨立學科。在這五大學科中,由深度學習推動,并順利從科研實驗室走到人們身邊的智能語音,由于是目前落地速度最快、覆蓋率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之一,某種程度上,承擔了人工智能這兩年的大部分熱度。

據《IDC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數據,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已達到1122萬臺。IDC中國助理副總裁王吉平認為,智能音箱在中國市場單季度突破1000萬臺銷量,說明其家庭普及率雖然不及智能手機,但是已經和PC、智能電視等產品相當,且未來可展望的空間將更大。

語音交互技術是各智能硬件的重要控制手段之一,其中,智能音箱成為最先普及的硬件形態。

然而,智能音箱經歷過三年似過山車一般的發展歷程后,現在僅留存巨頭競爭,各企業開始重新審視這一硬件產品的定位。

是巨額補貼傷神,還是需要對這款智能硬件進行重新定位?

“為什么智能音箱在西方市場大賣,國內大家卻混戰一團?”玩秘創始人兼CEO余軻指出這樣一個現象。雖然中國有人口紅利的優勢,但以亞馬遜Echo和Google Home為代表的智能音箱品牌在美國的銷量已經遠超中國市場。

余軻認為根本原因根植于中國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在智能音箱之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智能終端——手機,而相比于音箱,手機顯然是在近期銷量更大的一種終端,而且其具有用戶隨身攜帶和可移動的特性。”

中國用戶更傾向于在路上及戶外的場景消費更多內容,而不是家里的起居室和臥室。

一個很直觀的例子是,愛奇藝的用戶有70%都選擇在智能手機或平板上觀看視頻,而在美國,大多數Netflix用戶會端坐在沙發上通過電視看視頻。

這使得行業內多數人對智能音箱這個賽道仍保持觀望態度。

是巨額補貼傷神,還是需要對這款智能硬件進行重新定位?

(圖片來源:科大訊飛)

針對國內外智能音箱市場的差異,標貝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李秀林認為“內容”是另一大關鍵因素。

“如果音箱背后沒有內容,只是簡單的交互,是沒有生命力的。內容不是憑空來的,需要付費,但可以發現中國大家的付費意愿普遍不強,尤其在互聯網大潮下,我們之前看的視頻基本都不需要付費。但這些年境況已經變了,付費的意愿有了之后,有人愿意為音箱后面的內容付費,所以也不排除音箱還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李秀林表示。

去年百度開發者大會上,“凱叔講故事”正式接入百度DuerOS平臺,也就是說,只要對著百度智能音箱說凱叔講故事,智能音箱就會把里面的內容推送給你,語音請求和應答無縫對接。

百度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LG)總經理景鯤曾在現場表示:“這是我們對未來用戶需求的一個判斷。比如,我只要說‘我想唱歌’,搭載DuerOS的設備就可以打開‘唱吧’讓你想唱就唱,不需要像在其他設備上打開特定的APP。說一句‘我想學英語’,在線少兒英語平臺VIPKID就會打開。”

與此同時,騰訊聽聽音箱也全力借助自己的內容優勢,整合了包括QQ音樂、騰訊新聞、企鵝FM、騰訊視頻、閱文集團等強大的內容體系。

可以說,在智能音箱領域,與其說是對入口的爭奪,倒不如說是對場景以及內容的爭奪。考慮到智能音箱的技術難度并不大,而且“再強的技術,也只能領先半年”,技術和低價已經不再能成為智能音箱競爭的籌碼。

是巨額補貼傷神,還是需要對這款智能硬件進行重新定位?

(圖片來源:玩秘)

除此之外,科大訊飛OS平臺業務部總經理林滿佳則認為,智能音箱只不過是多數語音廠商賺到的第一桶金,它只是語音交互技術的突破點之一,不是必由之路。“分兩個場景來看,智能音箱如果用來控制家具,是解決痛點,如果作為文娛或信息獲取的工具,那就只是癢點。”

國內的語音技術每項都“差一點”

語音交互主要由三個環節組成:語音合成、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現在大家都知道的一個共識,國內語音識別技術準確率已經很高,基本保持在95%-97%的范疇。”李秀林指出,各家語音識別技術的差別不大,但交互依舊發展較慢,是因為制造商對用戶需求的理解不成熟,而這方面還需要大量的用戶使用數據去支持。

是巨額補貼傷神,還是需要對這款智能硬件進行重新定位?

(圖片來源:標貝科技)

對于“95%-97%”這個數據,林滿佳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這個數字看起來很美,但我們在評估技術水平時,需要用乘法法則。”林滿佳直言,大家都號稱自己的準確率這么高,但在工程落地階段,環節非常多,從語音交互麥克風陣列硬件的設計到聲學,再到最后識別、語義理解到合成,每一步都是要做乘法的,0.98*0.98……,乘下去的數據就會越來越小。

“提高某一方面的算法還是需要繼續突破的,最重要的是基礎工程方面得去加強,中國在聲學方面還是有點落后的。”Gartner分析師特雷西-蔡也曾表達過類似的觀點:“中文自然語言的理解與反饋現在還不成熟,因此人機對話還較為蹩腳。”

今年5月,科大訊飛舉行2019年新品發布會,發布會上,科大訊飛一舉發布了五款AI+智能硬件,和智能語音云端操作系統iFLYOS的新版本iFLYOS 2.0。

是巨額補貼傷神,還是需要對這款智能硬件進行重新定位?

據林滿佳介紹,iFLYOS的設計就是為了滿足人工智能硬件時代的快速落地。除語音交互人性化及產品設計個性化的特點之外,“硬件要落地快,意味著人工智能每個硬件針對性很強,所以每個領域都需要大體不同的一些硬件,所以要求你的落地速度要足夠得快。”林滿佳介紹,iFLYOS已經落地七個場景,并已經全部公開出來。

而行業內另一語音巨頭百度,也在剛過去不久的AI開發者大會上展示了“全雙工免喚醒能力”,是小度助手5.0的重要技術革新。再次突破了人機語音交互智能程度上限。

除此之外,百度還推出了針對遠場語音交互的鴻鵠芯片,可以實現遠場陣列信號實時處理,高精度超低誤報語音喚醒以及離線語音識別。

各大科技企業對語音技術的價碼實際上是對“超級入口”的搶奪,但更明顯的是,現在只談論技術已經遠遠不夠,還需要大量的用戶數據和場景喂養技術,科大訊飛一次性拋出五個智能硬件的動向也可以詮釋這一點,C端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從C端實現盈利,正在變成技術型公司商業化的終極夢想。

相關熱詞搜索: 林滿佳 音箱 科大訊飛

上一篇:京東拼購地位升級 即將接入微信一級入口對接10億級別流量
下一篇:華為在深圳坂田基地發布2019年上半年經營業績 稱困難難仍很大

熱點話題

熱點推薦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