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以來,廣安市鄰水縣公安局緊扣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工作,牢牢把握道路隱患排查治理這一關鍵,黨政主導、部門聯動,多方聚力、靶向發力,交通安全防線進一步筑牢,交通事故預防成效明顯。截至目前,該縣2處部級督辦隱患、2處省級督辦隱患、2處市級掛牌隱患、426處農村道路平交路口隱患全部治理完畢,全縣未發生較大以上交通事故,傷亡事故同比下降12.3%,其中亡人事故同比下降31.8%。
高站位,黨政主導明責任。鄰水縣委縣政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制度,將道路隱患治理作為生命工程頂置推進。全縣成立有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委員會,16個縣級部門為成員單位,下設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督促指導全縣道路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公安交警部門負責全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2個交警中隊負責城區、城郊,5個農村交警中隊負責駐地場鎮及轄區國省縣道,14個農村派出所牽頭轄區各鎮交管辦,負責轄區場鎮、農村道路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以縣道安辦名義,印發《鄰水縣道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明確道路隱患排查治理按照“誰修建誰完善、誰管轄誰負責”的原則,重大道路隱患報請部省督辦、市縣掛牌治理,縣道安辦統籌督促推進。今年以來,組織召開隱患治理工作部署會、推進會、現場會4次,確定的道路隱患部級督辦2處、省級督辦2處、市級掛牌2處、農村道路平交路口612處,全部落實部門和轄區鎮政府限期治理。
聚合力,齊抓共管助善治。鄰水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牽頭各派出所,對城區、國省縣道進行全面摸排;縣交通運輸局牽頭各鎮交管辦,對農村道路平交路口進行全面排查;縣道安辦對事故多發、臨水臨崖、急彎陡坡、平交路口等道路隱患,提出治理建議、落實責任單位后,報請縣政府責成相關部門和轄區鎮政府進行治理。今年以來,先后排查上報道路隱患683處,其中農村道路平交路口隱患612處。將道路隱患“分級分類、一患一檔”建立檔案,形成“責任單位、治理方案、完成時限”清單,要求各責任單位在規定時限內閉環治理,縣道安辦組織人員按時檢查驗收。目前共完成部級督辦隱患2處、省級督辦隱患2處、市級掛牌隱患2處、農村道路平交路口隱患426處,安裝波形防護欄163公里、交通標志362塊、警示樁670根、反光道釘50套、減速帶64米,施劃交通標線2300平方米。縣道安辦將道路隱患進行分類,提請申報部級省級督辦、市級縣級掛牌、鄉鎮部門治理后,適時與縣委績效辦、縣政府督察室、縣安辦等部門工作人員一道,通過明察暗訪、實地查看、查閱臺賬、下達整改通知書等方式,督促責任單位完成道路隱患治理任務。今年以來,先后督查道路隱患治理工作5輪次,下達整改通知書8份,道路隱患治理工作高效有序推進。
建機制,立足長遠促深耕。從道路隱患入手查找亡人事故原因,嚴肅追究道路隱患排查治理中存在的問題,以案例警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清晰道路隱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推動隱患排查治理由“被動”變為“主動”。將道路隱患排查治理納入全縣安全生產工作范疇,年度對各鎮各部門安全生產工作進行評價考核,從道路隱患排查、報告、治理等環節入手,壓緊壓實各鎮各部門責任,確保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走深走實、落地見效。圍繞道路隱患排查報告、責任分解、部署推進、治理成效等方面,建立健全倒查問責機制,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落實、治理不到位、引發較大事故等,采取約談、追責、取消評優評先等方式予以問責,長效推進道路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