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焊接車間 圖源:時代財經攝
(資料圖)
數字化轉型已然成為傳統行業煥發新生的關鍵動力。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來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機器人等新技術加速促進產業升級。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8月1日,時代財經在“高質量發展媒體調研行”活動中,從多家廣州本地科技企業了解到,數字化技術已經熟練運用到生產制造中各個環節,幫助企業進一步解放生產力。
通過手機大小的“機器人”一鍵拍照識別布料,在一兩分鐘內調出基本信息、供應商,讓布料的流轉、采購更迅速;被外界看作是基礎工藝的焊接技術,在機械臂和數字化監控的共同作用下,讓成本損耗降到最低……
“企業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睆V州亨龍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鄒春芽對此深有感觸。鄒春芽出生于1966年,已經在電阻焊機設備行業工作了30多年。他一手創立亨龍智能,如今這家公司已有450名在崗員工,去年營收約2.4億元。
“這臺設備我們花了8年研發,把整個焊接過程中影響焊接質量的要素進行量化,且快速采集?!编u春芽告訴時代財經,該公司自主研發的設備,實現了焊接過程的實時數字化監控及反饋。這一步驟能夠實時檢測焊接過程中的錯漏,避免后期產品出現問題。
目前亨龍智能依靠自主研發及技術創新,已經擁有90多項發明專利。其中,該公司一體化懸掛焊機技術與傳統焊接技術相比,節能可達到50%以上。
車間里檢查設備的工人 圖源:時代財經
站在公司研發實驗室內,鄒春芽告訴時代財經,焊接技術雖然基礎,但卻十分重要。它的應用范圍廣泛:從家用電器到新能源汽車,甚至導彈,核心焊接工藝對產品的最后質量都起著決定性作用。AI大數據對焊接樣品進行數據采集和深度學習分析后,能夠在0.1秒內快速決斷,達到人力不可及的范圍。
200多年前,工業革命到來,蒸汽紡織機將人力從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當下,人工智能+大數據的運用,進一步提升了傳統行業的生產效率。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將生產流程搬到線上,而且還全面剖析產業上下游,將每一個生產環節通過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加持,融入到數字化生態之中。
同樣以一匹布的生產、流轉、設計、銷售為例。在致景科技,上游通過“飛梭智紡”幫助傳統織廠、印染廠進行數字化改造,數據中臺可以實時監測紡織工廠開機率與生產效率,從而實現不同工廠之間的產能協調;中游通過“對布機器人”和成品布交易服務平臺“百布”聯動,用AI處理找布難問題;在下游,Fashion3D通過數字技術實現高仿真3D數字樣衣建模;“天工選款平臺”則提供從設計到推款的一站式服務。
致景科技品牌部負責人鄒媛嬌 圖源:致景科技
致景科技品牌部負責人鄒媛嬌介紹,以“邊織邊檢”系統為例,其識別準確率90%以上,可以提高擋車工50%的工作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依托地理區位優勢,廣州傳統企業也在和新興產業的結合中煥發新機。
“紡織服裝行業是廣州戰略性支柱產業,廣州的產業互聯網氛圍濃厚,包括人才創新氛圍等等,跟我們自己‘科技+紡織’的戰略是契合的。”鄒媛嬌進一步補充道。
“廣州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起來了,我們就有機會用自己的裝備、造自己的汽車。”鄒春芽告訴時代財經,亨龍正在不斷研發實現汽車車身輕量化、焊接效果高質化的金屬連接技術,且已經與比亞迪(002594)、廣汽、一汽、小鵬汽車等車企達成合作。
時代財經了解到,2023年,廣州有22家企業入圍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單,是過去一年獨角獸數量增長最快的中國城市,比一年前增加12家。
廣州獨角獸企業主要集中在汽車、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導體等領域,智能網聯汽車新賽道優勢明顯。其中,廣汽埃安以超過150億美元的估值,成為新晉超級獨角獸之一。
此外,在廣州本地,除了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小鵬匯天等龍頭,新能源領域還有奧動新能源、巨灣技研、國鴻氫能,粵芯半導體、慧智微等芯片相關企業,以及如祺出行等出行平臺,基本覆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全鏈條。
(責任編輯:董萍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