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家評測 鳳凰新聞客戶端 出品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老旗艦機,曾經因為發熱敗給原神的老旗艦們,在用上液冷散熱之后,能不能一雪前恥,征服米哈游?
戳此看視頻
【資料圖】
測試標準
我們從凰家評測數據庫里找出了當時實測原神幀率表現較差的7款旗艦機型,在升級到最新的系統版本后進行測試。
測試項目也很直接,七款機型分別在裸機無額外散熱、使用散熱背夾以及使用液冷散熱三種情況下進行凰家評測原神3.0測試,以及我們最新的星穹鐵道測試。
原神測試
在25度室溫環境下,把手機屏幕亮度固定在350尼特左右,先給七款手機在不加任何額外散熱的情況下跑一圈我們的原神3.0測試。從層巖巨淵到須彌城再到赤王陵,華為Mate40 Pro半小時下來的平均幀率在49fps,乍一看表現還算不錯,不過幀率波動方差到了103.8,實際游戲過程中也是卡頓情況明顯。
其余六款機型平均幀率都在40fps上下,幀率波動跟畫面表現上也是各有各的卡。
接著我們給七款機器戴上一個27W散熱背夾重新測試。同樣的測試環境跟測試路線,iPhone 12半小時的平均幀率從42.4fps來到了57.8fps,幀率波動方差也從85.1降到了14,降溫帶來的效果顯著。
同樣表現的還有華為Mate40 Pro,幀率提高到了57.7,同時剛剛有些過分的幀率波動方差也直接降到了11.6。
接著是三星、OPPO跟一加。三星S21的平均幀率從39.6提高到了54.9,明顯卡頓的情況有大幅好轉,不過幀率波動方差變化不大,只是從36.9降到了32。
OPPO Find X5 Pro跟一加 10 Pro的情況很接近,在用了散熱背夾之后就解除了游戲中后期鎖40幀的情況,平均幀率分別提高到了52.5fps跟51.6fps,明顯卡頓的情況有所緩解,不過因為解除了鎖幀策略,兩款機型的幀率波動方差都有所提高,分別為27和28.9。
最后是小米vivo。戴上散熱背夾之后,小米MIX 4的平均幀率從41.3fps提升到了44.2fps,幀率波動方差從36.8提高到了43.1;vivo X70 Pro+的平均幀率則是從39.3fps提高到了43fps,幀率波動方差從27.2增加到了31.1。兩者的畫面表現并沒有明顯好轉,CPU調度曲線變化也不大,不得不說小米跟vivo對于驍龍888+這條火龍的策略還是很保守的,并沒有因為散熱能力的提高而放松警惕。
這樣看來,散熱背夾對于多數老旗艦都確實有效,那接下來我們就把27W的散熱背夾,換成功率更大的45W液冷散熱繼續測試,看看表現會不會更強。
測試下來,七款機型的平均幀率表現跟使用散熱背夾時基本相同,主要還是在幀率波動上有所改善,甚至iPhone 12跟華為Mate40 Pro的幀率波動方差已經來到了個位數,幀率表現更穩,跟目前第二代驍龍8機型的表現處于同一水平。
星鐵測試
既然在加上散熱之后,七款機器中已經有機型可以征服原神了,那我們就換到對性能要求更高的星穹鐵道里繼續進行測試。在我們的星鐵測試模型中,畫面質量全部拉滿,角色從星槎海中樞的宣夜大道出發,途經園林繞道至長樂天傳送點,并在長樂天傳送至太卜司,跑完地圖一周后原路回到宣夜大道。重復兩遍該路線后,回到壓力最大的長樂天并繞圖跑至30分鐘測試結束。
實測這條路線要比我們的原神路線更無聊更煎熬,同時負載更高,平時也確實沒人這么玩回合制的星穹鐵道,所以大家就把它當作純測試軟件來看就好。
還是從不加額外散熱開始,七款機型可以說全軍覆沒。表現最好的OPPO Find X5 Pro平均幀率39.9fps,幀率波動方差87.5;接著是一加10 Pro跟華為Mate40 Pro,平均幀率分別為38.5跟38.4;vivo X70 Pro+跟小米MIX4的平均幀率也在30fps以上,iPhone 12平均幀率為25.3fps,三星S21則為21.5。
七款機型在游戲中都有非常明顯的卡頓情況,iPhone 12甚至在開始游戲的第二分鐘就祭出了降亮度大法。
戴上散熱背夾后,華為Mate40 Pro以44.4fps的平均幀率成為七款機型中表現最好的一個,接著是OPPO、一加、小米,幀率都在40fps以上,vivo X70 Pro+平均幀率39.1fps,iPhone 12是38.5,三星S21則是31.7。
整體來看平均幀率都有10fps左右的提升,但游戲過程中依舊存在非常明顯的卡頓,甚至一些機型在使用散熱背夾后出現了左右溫差巨大的情況,手感非常糟糕。
換上更猛的45W液冷散熱之后,除了小米MIX 4的平均幀率反倒降低成不到30fps之外,其余六款機型的平均幀率都有1-3fps左右的提高。
不過相比改善不多的畫面體驗,使用液冷散熱后帶來的手感提升更加明顯,機身兩邊的溫差也更合理一些,不會有一邊燙手一邊冰涼的情況。
測試結論
整個測試做下來,我們覺得大部分人不需要買液冷散熱,普通的風冷散熱背夾就足夠了,液冷散熱更適合對游戲有極致追求的朋友或者專業玩家選擇。
對于原神這個負載級別的游戲,只要在調度上沒有像小米MIX 4以及vivo X70 Pro+這樣過多的限制,散熱背夾就足以給老旗艦帶來明顯的畫面體驗提升,對于多數玩家來說足夠了,畢竟平時玩的游戲里也沒幾個跟原神這樣高負載。
一加45W液冷散熱,相比散熱背夾則能在幀率提升的前提下給到長時間游戲更穩定的幀率輸出,同時因為分體式的設計,液冷散熱夾在手機部分的體積更小、更不容易卡手,再加上沒有風扇直接在手機背面運行,游戲中可感受到的噪音更少,也不會有熱風吹手的感覺,整體的游戲體驗會更好。
這些能力都讓它更適合對極致游戲體驗有追求的用戶,或者專業玩家、電競選手來選擇。
而且這個液冷散熱的降溫能力非常強,在室溫環境下空載幾分鐘之后,對著它的導熱硅膠墊哈氣,能看到上面有一層細密的冰霜出現,這溫度摸著也是很嚇人。
甚至在北京40多度的戶外,我們用它給一瓶飲料直接降溫,即便地表溫度已經逼近50度,瓶身也還能保持在30度左右。
當然對于星鐵這種游戲負載更高、GPU直接拉滿的游戲,滿畫質運行時,這些搭載驍龍888+、麒麟9000等老旗艦芯片的機型在性能上還是有些捉襟見肘,即便給了足夠的散熱也不會有很好的畫面感受。
所以回到視頻最開始的問題,用上液冷散熱之后,確實有一部分老旗艦機型,比如iPhone 12、華為Mate40 Pro、三星S21等,可以流暢地運行現在須彌版本的原神,但像今天測試的小米MIX 4、vivo X70 Pro+則是本身性能策略保守,增強散熱并不能帶來特別顯著的效果。至于星鐵,如果大家要體驗畫質拉滿的效果,還是建議換到最新的旗艦機型。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節目的全部內容,這里是凰家評測,這里有一群專業、有趣又認真的小伙伴,致力于用最「硬核」的態度,做最「有料」的評測,我們下期見。
(責任編輯:劉靜 HZ010)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