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針對有贊近日被曝裁員一事,有贊回應表示,公司正式開啟事業部化調整,將前臺業務拆分成社交電商、新零售、美業、教育、Allvalue五大事業部。
沒有回應消息是真是假,而是用模棱兩可的方式對裁員一事做了回應,應當是傳言更為可信。而據媒體對有贊員工的采訪,得到的回答是,公司裁員并非一次性裁掉1500多人,而是有節奏、有計劃地在裁人。大概每天50人進度,已經走了差不多400人。
也就是說,對有贊來說,裁員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就看在多長時間、用什么方式把1500名員工裁減到位,而被裁減的員工又都是哪些崗位的、什么類型的,裁員過程對公司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會不會造成不穩定因素。而裁員1500人之后,能否讓企業走出困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企業似乎也沒有做到心中有數。
無獨有偶,就在有贊被傳裁員1500人的同時,另一家平臺企業叮咚買菜,也傳出了裁員的消息。所不同的是,叮咚買菜被傳裁員的力度更大,涉及人數更多。按照此前媒體披露的消息,叮咚買菜員工數與巔峰時期相比已經少了上萬人,核心部門最高裁員50%。果真如此,叮咚買菜的裁員可不是一件小事。
面對外界的裁員傳言,以及大裁員消息對股市造成的影響,叮咚買菜回應稱,消息不實,是沒有事實依據和嚴謹數據來源的惡意猜測。并表示,個別崗位變動屬公司正常組織資源調整,部分崗位的招聘需求也在正常釋放,目前公司業務都在正常運轉。
顯然,市場對此并不買賬,沒有接受和認可叮咚買菜的回應,自1月13日以來,公司股價已連續六個交易日大跌,1月21日報收4.95美元,暴跌14.51%,與上市時23.5美元的發行價相比,已跌掉了78.9%,總市值共蒸發43.78億美元。
兩家具有一定影響的平臺企業,都在大量裁員,確實不是什么好消息,說明平臺企業正在遭遇比較大的經營壓力和生存壓力。因為,無論是叮咚買菜還是有贊,都出現了嚴重虧損。數據顯示,?2019-2021?年前三季度,叮咚買菜凈虧損分別為18.73億元、31.76億元、53.3億元,累計虧損高達103億元。特別是2021年第三季度,單季虧損超過20億元,比2019年全年虧損總和還要多。經營規模較小的有贊,2021年前三季度,錄得收益約11.76億元,經營虧損卻達到7.59億元,已經遠超2020年全年經營虧損3.56億元的水平。
那么,為什么前幾年也是出現嚴重虧損,企業卻沒有選擇裁員,而是繼續擴張,甚至擴張的力度很大,而現在卻要通過裁員來維持企業的正常經營、避免出現資金鏈斷裂等方面的問題呢?原因很簡單,就是資本開始撤離平臺企業,不再無所顧忌地向平臺企業進行投資。過去那種領先資本瘋狂投資、平臺瘋狂燒錢擴張,再通過資本市場瘋狂融資、坑害投資者的方式,已經不適應目前的形勢發展需要,已經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
2020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針對資本具有極強的短期利益和逐利行為,并有可能會遏制或者扼殺其他方面的技術創新,提出了“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要求,并著手對平臺經濟領域資本的無序擴張行為和壟斷行為實施整治,規范平臺企業的市場行為和競爭封為。2021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根據平臺經濟的整治與規范情況,提出了“要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為資本設置‘紅綠燈’”的要求。
“紅綠燈”的提法,既形象生動,又符合實際情況。因為,資本就是一輛既能快速行駛、快速提供服務,并幫助企業成長、幫助企業拓展市場的好車,又是一輛會不講交通規則、不顧市場秩序、會亂沖亂撞的壞車,管好了,作用巨大,管不好,破壞力也很強。因此,必須用設置“紅綠燈”的方式,遏制資本的野性,放大資本的服務功能。只有這樣,資本的作用才能有效發揮。
也正是因為管理層加大了對資本的整治與規范,資本這匹野馬,有了韁繩,不能再到處亂跑,自然,對平臺企業的影響也就越來越明顯。依靠資本來擴張的平臺企業,可能要重新審視燒錢擴張的思路,轉向依靠管理提升、機構合理、人員精干、技術創新、經營穩健來增強市場競爭力,不要再指望通過燒錢來快速擴張。只有“穩”字當頭,平臺企業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否則,亂闖“紅燈”,可能只有死路一條。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譚浩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