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晨)訊,北京廣電“全面叫停偶像養成系綜藝、全面叫停耽改劇”的公告下發沒多久,影視行業又掀波瀾。
1月7日,有消息稱在騰訊視頻近期的內部項目決策會上,70余個項目僅通過兩個。眾多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騰訊視頻此舉意味著影視寒冬再次降臨,大量中小型影視公司或將面臨危機。某知名制片人對記者表示,此前從未有過這種情況的發生,這幾乎是達到了行業內的冰點期。
不光騰訊視頻,早在愛奇藝曝出大量裁員之前便已有諸多征兆,愛奇藝等長視頻平臺面臨著短視頻平臺的彎道超車。短視頻平臺爭奪用戶時長、大量流量流失已成為長視頻平臺所面臨的現狀。在短視頻領域,類似于“3分鐘看完一集劇”的二次剪輯類視頻有著廣大的受眾群體。很多自媒體紛紛掌握流量密碼,把握商機,剪輯熱點視頻來吸引流量。
“短視頻的興起對長視頻平臺的沖擊巨大,搶占了大量的用戶時間導致現在看劇的人越來越少,從而使得原本依靠會員和廣告拉動營收的長視頻平臺,資金鏈受到很大影響。長視頻平臺已無法承受體量如此巨大的影視劇項目投入。”某接近騰訊視頻的內部人士向記者坦言。
盡管去年12月,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已經正式對短視頻、自媒體平臺做出了不得未經授權自行剪切、改編電影、電視劇、網絡影視劇等各類視聽節目及片段的明確規定,但短視頻對于占據用戶碎片時間已成既定事實,短時間內用戶對于短視頻的慣性依賴無法改變。
嚴格控制項目預算也就成了長視頻平臺的無奈之舉。有限的預算下,也將加速影視行業內容供給端的出清,“未來平臺的投入或將是大眾認知度高的‘精品劇’,例如像《喬家的兒女》、《覺醒年代》等,或者《你是我的榮耀》這樣垂直圈層的‘小而美’類型劇傾斜。‘內容為王’不再是一句口號了。”前述制片人表示。
長視頻平臺在經歷了前期的高速發展后進入沉淀期,這也標志著各平臺需要尋求戰略迭代為下一個增長期蓄勢,而優質內容的輸出仍然是重中之重。
同時,政策監管更加嚴格,影視劇“精品化”也就成為各影視公司的唯一出路。“盡管面臨寒冬,但影視行業也將進行一次大浪淘沙。事實證明,靠‘流量’、‘博眼球’的取巧之道已經成為過去式,依靠好內容和好品質才能真正走到最后。”上述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