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注 > > 正文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昌吉市六工鎮四戶壩村:“魚蛙共生”立體養殖雙受益 資訊推薦

2023-06-16 11:26:39    來源:昌吉日報


(相關資料圖)

中國昌吉網訊(記者劉新新、李東輝報道)盛夏時節,昌吉市六工鎮四戶壩村的水產養殖基地里,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6月11日中午,一輛裝有2.6萬只牛蛙苗的冷鏈運輸車從4500公里外的廣東省抵達昌吉市六工鎮四戶壩村魚養殖基地。

“放蛙……”隨著昌吉市鑫洋漁業專業合作社農技人員、理事楊永斌一聲下令,工人將一袋袋裝著牛蛙苗的漁網編制袋解開,依次倒入魚塘的4個網箱里。“魚蛙共生”漁業養殖新模式在昌吉市正式開啟。

記者看到,牛蛙養殖基地上方搭建了一層透光透氣的黑色防罩網,防止紫外線曬傷蛙苗。在蛙苗投放現場,每當工人放入一袋蛙苗,楊永斌都會將一瓶高錳酸鉀溶液用水稀釋,再撒入網箱里給牛蛙苗進行浸洗消毒,保證牛蛙苗適應新的水環境。

6月11日,昌吉市六工鎮四戶壩村養殖戶正往蛙箱里投放牛蛙幼苗。為進一步推進水產業發展,昌吉市充分發揮自然稟賦優勢,在六工鎮首次推行綠色生態“魚蛙共生”立體養殖模式,多元化發展水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梁宏濤 攝

楊永斌介紹,這是合作社首次實施“魚蛙共生”立體式養殖,“魚塘面積大概有50畝,我們劃分出80平方米養殖牛蛙,在池塘上方設置了4個網箱,一個網箱占地面積25平方米,每個網箱里面有6500尾蛙苗,共計養殖2.6萬只牛蛙,網箱下方的水池仍然是魚的活動區域,池里現有7萬條梭邊魚,實現了一水多用。”楊永斌說。

據昌吉市鑫洋漁業專業合作社理事賈忠介紹,“魚蛙共生”模式是指魚和牛蛙共同生活在一個池塘里,這是一種立體養殖模式,新疆水資源緊缺,在魚塘里搭建網箱,做到一水二養。引進的這種抗生蛙,少生病,生長周期快,同時牛蛙排泄的糞便、蛻的皮可以給池塘里的魚做飼料。牛蛙肉質軟嫩、味道鮮美、價格可觀,“魚蛙共生”降低了生產成本,減輕水源污染,是個不錯的新項目。

“經過一年的考察調研,我們特意去四川牛蛙養殖基地學習了養蛙技術,蛙引進來之后,四川那邊有技術人員線上線下跟蹤服務指導,結合村里的水文條件,我們先進行試養,目前來看,蛙苗生長存活情況不錯。‘魚蛙共生’模式投入不大,見效比較快,預計3個月后就可上市,總產量能達到1噸至1.2噸。除去前期人工費、基建費、養殖費投入的4萬元,大概凈利潤有4萬元。如果試養成功,下一步我們會帶動周邊有條件的農戶一起參與養殖,更高效地利用水資源,搞節水漁業、高效漁業,帶動農戶增收致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賈忠說。

據悉,昌吉市鑫洋漁業專業合作社位于六工鎮四戶壩村,成立于2014年,是集苗種培育、飼料供應、魚病防治、成魚銷售、農業休閑觀光于一體的專業漁業合作社。合作社充分利用四戶壩村靠近頭屯河的自然資源優勢,積極推行綠色生態種養模式,多元化發展產業,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助推鄉村振興。目前合作社主要養殖梭邊魚、南美白對蝦、羅非魚、鱸魚、武昌魚等10余個品種,年產量在3500噸左右,現養殖水面面積近4000畝,年產值達4000萬元,帶動64戶村民從事水產養殖。合作社還成立了疆小魚生鮮電商平臺,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及時將新鮮的農副產品從田間送到百姓餐桌。

關鍵詞:

上一篇:環球即時:5月經濟恢復放緩,央行降息釋放重磅信號
下一篇:最后一頁

熱點話題

熱點推薦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