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家里安裝了監控攝像頭,隨時隨地都能看到魚塘里的情況,有人出現了也會報警,還能回看以前的監控畫面,再也不用來回跑了”。
在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長官鎮花蘭村,村民李大姐開心地分享著她家新裝的“神器”,這是一款由中國聯通推出的遠程監控產品,又稱“沃家神眼”,它具有高清監控、24小時不間斷錄制、隨時回看、遠程雙向通話、云廣播等功能。
安徽聯通積極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在臨泉縣花蘭村以“平安鄉村”為主題,解決當地鄉村治理難題。花蘭村作為安徽聯通定點幫扶村,優先享受到“平安鄉村”建設帶來的福利,村民可以通過“沃家神眼”隨時隨地查看耕地情況,真正實現線上“看家護院”,還可以通過分享功能,將公共區域監控畫面分享給村綜治辦,實現聯防聯控。村委會通過覆蓋全村的監控點位,實時觀察村內情況,可以為疫情防控、秸稈禁燒、糾紛處理、信息發布等提供有效的治理手段。
自2020年8月以來,安徽聯通已在臨泉縣超過50個行政村建成“平安鄉村”,累計布放監控點位1500個;同時與縣綜治中心合作,搭建了全縣“平安鄉村”監控數字大屏,時刻守護鄉村平安。
智慧農業同樣是“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場景。在中國傳統三大名梨之首——碭山梨的產地宿州市碭山縣,安徽聯通全面參與碭山酥梨產業互聯網平臺暨區塊鏈技術應用項目的開發運營。該項目以構建智慧酥梨種植園、區塊鏈質量安全溯源、產業鏈協同、數字化工廠、金融服務、產業大數據分析等統一基礎平臺為核心,把生產基地、倉儲物流、產品加工、智能分揀、市場交易、平臺結算、品牌打造、社會化服務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建設一個開放共享的平臺,平臺專注源頭品質把控,“一物一碼”,從生產到運輸再到最后的銷售,助力碭山酥梨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涵蓋種植資源保護、生產、加工、流通、科技服務于一體的有競爭力的安徽酥梨產業集群。
平臺建設至今,智慧酥梨種植園為約20家碭山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約10萬畝優質產區提供了服務,其中管理控制系統幫助種植戶實現了自動灌溉和水肥一體化;環境監測系統實現了園區內酥梨生長的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光照強度等數據的實時監控,幫助種植戶實現遠程生長環境的實時監控;倉儲設施信息采集系統幫助農戶實現了酥梨的冷鏈運輸,減少了在途損耗。同時,碭山酥梨智能分揀設備和無損檢測儀減小了人工分揀的勞動強度,將酥梨按行業標準自動分揀,更好滿足市場對不同規格果品的定價需求,規范了碭山億萬斤酥梨的輸出。
向皖南行進,就來到了黃梅戲之鄉——安慶。技術員小嵇正在通過測土配方智能施肥系統,收集種植區底層土壤數據,結合土壤pH值、種植面積、產量、NPK 需求量等多種要素對地區農作物進行分析預測,形成詳細的預測報告,指導農戶根據報告中的施肥建議,開展科學有效合理的施肥。這依托的正是安徽聯通為懷寧縣藍莓生產基地搭建的“全域智慧農業可視化調度平臺”。
“以前種藍莓都是憑借種植員的經驗進行操作,現在能夠通過平臺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讓種出來的藍莓質量更高,也更加標準,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時還提高了產出效率。”一位周姓農藝師說。
除了施肥系統,安徽聯通搭建的智能調度平臺在生產質量監管、防災減災預警、遙感大數據監測、農機作業管理調度、無人機智慧調度、智慧灌溉等方面都有著高效應用,最后通過可視化指揮調度平臺實時調度管理,助力實現藍莓智慧生產。安徽聯通依據懷寧縣全域智慧農業規劃,從決策、生產、管理、服務、經營等農業實際需求出發,提出全域智慧農業“1235N”建設目標,打造標準化種植、規模化生產、智能化管理、數據化運營、網絡化銷售的能力,致力于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智慧農業。
建設數字鄉村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安徽聯通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依托自身信息基礎設施、平臺、服務、生態等方面優勢,在臨泉、碭山、懷寧奏響了數字“三重奏”。下一步,安徽聯通將充分發揮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主力軍作用,持續加大數字化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勇擔數字鄉村建設責任,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聯通力量。(周雨潤 黃程程)